搜尋此網誌

2010年5月14日 星期五

審時度勢~~于善祿

 



審時度勢-校友于善祿專訪記錄

【按:這篇記錄是我日前接受台北藝術大學學生諮商中心的專訪,由工作人員所整理成的記錄,轉貼此處,讓大家知道我對目前北藝大學生的期許與建言。】

◎主講╱ 于善祿(本校戲劇碩士班82級校友,現為本校戲劇學系專任講師)
◎採訪╱ 邢芃玉、鄭林佳
◎文字╱ 安琪拉
◎攝影╱ 安琪拉

山坡上的學習

北藝大畢竟是以術科為主的大學,跟一般以學科為重的大學不同。不管是思維和表達方式、論述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活動統籌跟執行、價值取向、時間分配、體力和精神的調適等,甚至作業的方式,跟對未來生涯的認知,都不一樣。

外界對術科大學會有一種好奇:我們到底每天在忙什麼?以戲劇系來講,他就是要去排練,他就是要跟其他人的時間全部綁在一起。一般大學生的作業比較可以個人獨力完成,你可能熬夜或泡幾天圖書館,就可以完成作業,跟其他人的互動與牽扯比較少。當然,自己獨力完成,它牽涉到…你有沒有能力去很好地分配時間?如果沒有,你的生活和學習,還是會一團亂。如果可以很有效率地去掌握進度,而多出來的時間…就能再去自我進修或充實,比起我們術科大學生,可能有更多的機會。但反過來說,北藝大學生花了那麼多的時間、精神跟體力在精進術科,專業可以變得愈來愈專,所以我覺得這個部分是有利有弊。

恐怖平衡

北藝大的硬體設備跟環境好,是大家公認的優勢。這裡的學生一直被外界看成是天之驕子,我們也有很多學生用這樣的態度自詡。其實,這種眼高手低的現象一直都有,如果說我們是跟更強的競爭對手做比較的話,那就是繼續往上;如果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一個藝術環境裡…眼高手低,會使我們跟台灣這個業界或藝術圈…產生體質上或是就業上的嚴重不適應感。

這十幾年來,學校的教學跟行政體系不斷擴張,業務量、學生量、老師量都變多,包括硬體建築、設施、圖書館藏也變多,但同時間,我覺得有另一個指標是往反方向在發展的。學生變多了、系所多了,展演量也就變多了。展演量多,有好有壞,我講比較負面的部分,展演多就是活動多,活動量變多就等於是學生在準備這些活動背後…所要花下去的心力是愈來愈多的,那連帶就是課餘時間所剩無幾。這些東西一層綁一層之後,學生每天被困在這個小山坡上,沒有額外的時間去跟外界做接觸,大家總是被時間追著跑,很多創作或展演背
後的美學思索深度都變薄了。量多不一定質精,活動多是否真有衍生什麼新的美學活動,或新思維的可能性?太多case把學生的時間和專注度分散掉,在兩極之間,是我們要去思考的問題。

人文為體‧專業為用

在這個機會多,同時挑戰也多的恐怖平衡底下,我們要如何抓好這樣的時間點?如何儲備自己的競爭力?談到能力跟特質,我覺得是八個字「人文為體,專業為用」,而不是「西學為體,中學為用」。這個時代需要的是人文跟創意,我覺得創意可以突破很多侷限,再結合你的專業,把它應用出去,才有辦法在這境內市場、資源有限的小國家裡…走出去,然後連結更多其他的一些資源。

別的系不講,我們自己戲劇系的學生,走出校園…去看別人的作品這件事情,在過去這十年,真的是愈來愈少。有太多藉口跑出來,我沒有時間看戲、我沒有錢、臺北市區的表演場地太遠了等。現在大概只有大一學生,還可能被導師或課程教師要求去看戲,隨便抓一兩個大三、大四的學生來問,一個學期去外面看幾齣戲?可能一隻手的手指頭就數得出來,非常離譜。

大多數學生只是留在自己系上、實驗劇場、排練教室,或戲劇廳裏,看學長姊和同儕的演出,然後不斷地…我說你好,你也說我好,故步自封,自體(同時也可說是「滯體」)繁殖。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卻是,我們自己的戲,它校學生還蠻常來看的。我們不去看人家的戲,人家來看我們的戲,知己不知彼,久而久之,就會被人看破手腳,缺點盡露。

不要小看一些口耳相傳的網路流言,這會影響到很多同學看戲與否的抉擇,如果還沒有買票,如果還在決定要不要去看,啊!太好了,它正好幫我找到一個藉口,我可以不用去看。最近讀到一句話:「如果你決心要完成一件事情,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方法;如果你決心不想完成一件事情,你一定會找到一個藉口。」我覺得這句話蠻值得玩味的!就看你要找什麼?你是要找方法?還是找藉口?完全是一念之間。

現在學生選擇多了,有一些客觀環境會擋住他去看戲,比方說:人跟電腦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要看Lion King,就去買DVD,或是上YouTube,我就算是看過了。這件事情當然可以被討論,但對於戲劇系學生的學習來講,某些其實是現場的狀態,你還是得到現場去感受整個場的氣氛,怎麼樣的一個現場互動。有些東西在畫面上,或在DVD裡是不容易感受到的。

為自己定位

洪蘭教授和曾志朗教授,他們一直在提倡「閱讀力」。閱讀對自己歷史跟人文的涵養,它不是一種被要求,它應該是一個自主養成,而且是恆久持續的一種閱讀習慣。人很像電池,有電沒電的時候,其實外表看不太出來,只有被擺到…人家要測試你的內涵有多少的情境底下,有電沒電一測便知。我覺得閱讀是一個不錯的充電方式,當然它只是方法之一,有人利用其他一些更偏向身體經驗的方式…去累積自己,比方說旅行,或是實務工作,都很好,但我覺得閱讀是其中一種比較省時、省力、省錢的方式。

文化是累積的,它不像科學,科學是取代的。我們並不會因為出現一個歌德,然後就不需要莎士比亞,或者將荷馬棄之如敝屣,但是一個地球自轉說的出現,卻可以取代地球中心說,因為它是新的科學典範。文化是愈積愈多,愈雜亂、愈龐大,它裡頭才會去醞釀出更有意思的東西!還是要閱讀,你要知道別人在做什麼,你要知道歷史是怎麼來的,你才有辦法知道自己在哪裡,然後
怎麼往下走,這是我一直在強調的。

舊瓶裝新酒

我們不應該用同一副眼鏡、同一種方式,看待現在的七年級生,或是接下來的八年級生,他們還是有個別的特殊性。只是我們會期望好的核心價值要被傳承下去,他們有沒有能力去判斷…什麼是好的價值?什麼是不好的價值?這就是每一代要告訴每一代,不然教育就沒有用了。當好的價值遇到一個新的時代,我覺得那撞擊度是必然的、是有趣的。因為它等於是一個舊瓶,裝了新酒進去,它會產生一些化學效應,那才是文明繼續發展的一個可能性。

現在我系上的學生,大概就是七年級的尾巴,接下來入學的是1990年以後出生…所謂的「後解嚴世代」。「戒嚴」、「解嚴」對他們來講,就像他在讀希臘神話或史詩一樣,完全是文字資料上的,你給他看紀錄片都沒有用,他甚至會在很奇怪的時點嗤笑,難怪李家同教授之前要對一群高中生發怒:「該有人來教你們,什麼叫嚴肅。」因為現在學生的成長經驗裡沒有那個身體的記憶。在這樣的世代當中,會衍生出何種不一樣的文化景觀?未來文化創意的可能性又是什麼?我們這個好像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點點社會責任跟使命感的世代,如果拿掉使命感之後,他還剩什麼?他可不可能回到純美學創作上面?我覺得純Art for Art’s Sake(為藝術而藝術)這樣也好,而不要是Art for Nothing,那就會開始虛無。但偏偏這和沙特那種存在主義式的虛無,已經很不一樣,那種重量感都不見了,然後就開始飄移,然後無根,找不到方向,我覺得這樣很可怕。

吊一點書袋,當年德國的哲學家班雅明,對逐漸消逝的靈光在感慨,其實到現在,我覺得這個感慨依然適用。我們已經離開手工感、身體感、歷史感、人文感那個時代越來越遠了,慢慢地被輕薄、平板、大量複製、統一性、標準化、規格化的東西所取代。所以,未來臺灣學生跟大陸學生可能在某一個表面上看起來是一樣,甚至全世界年輕人交換的訊息,或他們的臉孔,也愈來愈相像,越長越一樣。這個狀況就很像《一九八四》那本小說所書寫的,所有一切在某一個老大哥的掌控底下。這個老大哥不是以前極權時代那種老大哥(意識形態),我覺得現在這個老大哥,其實就是全球化,或網際網路這樣的東西。

這是一個挑戰,我們要想辦法去運用它(網際網路),借力使力,這是HOW的問題,跟人文這一塊最相關。它(人文)就像火種,或是說活水源頭,沒有那個東西去燃燒後,剩下的東西就是不斷COPY人家,山寨人家,抄襲人家!也許再過個幾年,他們就會認為:對!我們的文化主體性就是山寨、就是抄襲。當這樣的認知變成主流價值,整個社會就是turn up side down。

自我啟蒙

不要故步自封,把眼光打開,審時度勢、做中學、學中做,隨時注意、隨時提醒自己是怎麼來的,現在是怎樣?然後你接下來是要幹嘛?你要有自我啟蒙的可能性,不是永遠都是人家告訴你。只有自覺,然後自我啟蒙,隨時察覺週邊人事物的可能性和變化,否則全球化之後,所有東西都一樣,沒什麼了不起。

我常常跟學生講,你去做research,可能找了100筆資料,裡面只有1個能用。但那並不代表另外99筆資料沒有用,另外99個是在練內功,內功不一定要外發,它是涵養,你是在蓄積你的能量。你以後要出招的時候,那就是你的內力與自信,出對了,就會to the point,那就夠了!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潮流帶著走,很難跳脫出來,像葡式蛋塔、Hello Kitty,很多東西都是一陣子一陣子。所以,我一直強調說:要去了解歷史,在一個新的時代裡,我們要如何把新的內涵物,放到傳統的古典價值,或是說…激發某些撞擊,這才有意思。一直抱著老東西,那叫「食古不化」,不過,一直追逐新的,就像電腦的軟硬體不斷更新、不斷升級,你砸再多錢也追不完。

不斷書寫下去的過程

有些人把大學教育當作是學生的職前教育,我覺得這個概念可能要修正一下。很多校友在職場裡頭打滾了五年、八年、十年,闖出一片小天空,他們會認為那些東西是自己在社會打滾來的,北藝大都沒教過這些東西。所以回過來就希望學校應該要教學生,最好從大一就開始教,教他們社會職場是甚麼樣。可是,不是所有行業類別都要完全等同於學校科系別(難不成大學裡頭也要設立總統系、立委系?),也不應該是單一系別裡要開設所有課程,那這樣就不要有大學啦!

人的知識技能養成不是僅靠大學這四年(教育),還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人是一個多重複雜書寫而成的結果,而且會不斷一直書寫下去。北藝大這四年,我覺得基本上學校還是屬於專業術科的養成教育,它只是達到一個基礎而己。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任何機會,若時間或體力許可,學生可以參與一些所謂的建教合作,這絕對是良性的,但絕不能本末倒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