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新班招生-幼幼唱遊班(2~4歲)

萌舞劇場自四月開課以來


感謝愛跳舞的朋友及家長給予我們的支持


因應許多家長熱切的詢問


我們特別規劃針對 幼兒(2~4歲)增設


【幼幼唱遊班】


並預定於6/3(四)19:30~20:30及


6/5(六)12:00~13:00(非上課時間)


舉辦免費統一試跳


歡迎有興趣家長來電洽詢預約~ 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電話:02-8941-7107 或手機 0939262366


另有芭蕾 民族 兒童律動 有氧 街舞 現代 等多元舞蹈健身課程


歡迎免費體驗試跳(請先來電預約洽詢)


並提供場地租借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白雪公主.法國 普雷祖卡現代芭蕾舞團

現在發這篇已經有點晚了,畢竟是三月份的戲~~
但即使時間已經過了二個多月了,觀賞這部戲的感動仍記憶猶新!!
這應該是我近期看過最棒的一個演出了....愛死這個團了~~











不過至今仍相當遺憾的是當初不忍花八百元而放棄購買演出dvd,
讓我一直無法偶爾回味一下美好的回憶
不過今天找了一些網路片段分享,雖然不完整也離真正現場演出差了一大截
但.......但就請大家有興趣加減看吧






























白雪公主是一齣浪漫、迷人、具有魔力的現代芭蕾舞劇,
由法國名編舞家普雷祖卡根據格林童話文本改編而成。
舞劇特別著重故事中殘酷現實的議題,不僅僅展現出童話故事中善與惡的戰爭,
也探索每個角色更深層面的心理狀態。
白雪公主服裝造型由名服裝設計師高堤耶設計,
巴羅克式的華麗風格,彰顯戲劇張力。
音樂使用上,以馬勒的交響曲串聯起故事的氛圍,
透過細膩的舞蹈動作編排下,這齣雋永的童話故事鮮活地從書中跳躍出來,擄獲觀眾目光。



好吧~我承認我真的愛死這位女舞者還有這件讓白雪公主性感得不得了的Gaultier的服裝

 .編舞家/安傑林.普雷祖卡

普雷祖卡 Angelin Preljocaj  

   1957 年出生的安傑林.普雷祖卡接受古典舞蹈訓練之後,
   1980 年前往紐約與模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習舞,進入現代舞領域。
   1984 年創立普雷祖卡現代芭蕾舞團,是目前歐洲最活躍的舞團之一。
   曾被紐約時報讚譽為最具才華之編舞家,
   普雷祖卡在法國當代舞蹈界的影響力數一數二,曾與多個芭蕾舞團合作,
   如法國里昂芭蕾舞團、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紐約市立芭蕾舞團等,也獲得多座國際舞蹈藝術大獎的肯定。
.編舞家︱Choreographer/安傑林.普雷祖卡︱Angelin Preljocaj.服裝設計︱Costume Design/尚.保羅.高堤耶︱Jean
Paul Gaultier
.音樂︱Music/馬勒︱Gustav Mahler
.舞台設計︱Stage Design/勒普洛斯特︱Thierry Leproust
.演出︱Performers/普雷祖卡現代芭蕾舞團︱Ballet Preljocaj










國外精采預告片










台灣版《白雪公主》(2010高雄春天藝術節)30秒CF


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了不起的舞蹈家Mihails Barišņikovs巴瑞許尼可夫









Mihails Barišņikovs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巴瑞許尼可夫 ( 俄語 :МихаилНиколаевичБарышников, 拉脫維亞 :Mihails Barišņikovs)(生於1948年1月28日)是前蘇聯出生的俄羅斯美國 舞蹈家 , 編舞和演員 ,普遍被視為與Vaslav尼金斯基和魯道夫紐瑞耶夫等人並列20世紀最偉大的芭蕾舞舞者。 他發跡於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 )基洛夫芭蕾舞團,很早就在舞蹈界發光發熱,即使當時人仍在蘇聯,卻已經被當時紐約時報著名的評論家克萊夫巴恩斯稱為 “我所見過的最完美的舞者”。


為了擁有更多機會學習西方舞蹈,他於1974年後叛逃到加拿大,參與許多公司職業,並加入了紐約市芭蕾舞團首席舞蹈員學習喬治巴蘭欽的風格的運動,而後他更加入紐約舞蹈與美國芭蕾舞劇院 ,在那裡他後來成為藝術總監。 於1986年,他成為歸化公民的美國。 在2006年,以他為名,位於在紐約中城的巴瑞許尼可夫藝術中心正式落成,是一座藝術實驗及合作交流藝術中心,提供全球職業與新秀藝術家在舞蹈、音樂、戲劇、電影、設計及視覺藝術的創作空間。


PS:國內知名舞者許芳宜是第一位在此駐村創作的亞洲藝術家。
資料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Mikhail_Baryshnikov


2010年5月14日 星期五

審時度勢~~于善祿

 



審時度勢-校友于善祿專訪記錄

【按:這篇記錄是我日前接受台北藝術大學學生諮商中心的專訪,由工作人員所整理成的記錄,轉貼此處,讓大家知道我對目前北藝大學生的期許與建言。】

◎主講╱ 于善祿(本校戲劇碩士班82級校友,現為本校戲劇學系專任講師)
◎採訪╱ 邢芃玉、鄭林佳
◎文字╱ 安琪拉
◎攝影╱ 安琪拉

山坡上的學習

北藝大畢竟是以術科為主的大學,跟一般以學科為重的大學不同。不管是思維和表達方式、論述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活動統籌跟執行、價值取向、時間分配、體力和精神的調適等,甚至作業的方式,跟對未來生涯的認知,都不一樣。

外界對術科大學會有一種好奇:我們到底每天在忙什麼?以戲劇系來講,他就是要去排練,他就是要跟其他人的時間全部綁在一起。一般大學生的作業比較可以個人獨力完成,你可能熬夜或泡幾天圖書館,就可以完成作業,跟其他人的互動與牽扯比較少。當然,自己獨力完成,它牽涉到…你有沒有能力去很好地分配時間?如果沒有,你的生活和學習,還是會一團亂。如果可以很有效率地去掌握進度,而多出來的時間…就能再去自我進修或充實,比起我們術科大學生,可能有更多的機會。但反過來說,北藝大學生花了那麼多的時間、精神跟體力在精進術科,專業可以變得愈來愈專,所以我覺得這個部分是有利有弊。

恐怖平衡

北藝大的硬體設備跟環境好,是大家公認的優勢。這裡的學生一直被外界看成是天之驕子,我們也有很多學生用這樣的態度自詡。其實,這種眼高手低的現象一直都有,如果說我們是跟更強的競爭對手做比較的話,那就是繼續往上;如果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一個藝術環境裡…眼高手低,會使我們跟台灣這個業界或藝術圈…產生體質上或是就業上的嚴重不適應感。

這十幾年來,學校的教學跟行政體系不斷擴張,業務量、學生量、老師量都變多,包括硬體建築、設施、圖書館藏也變多,但同時間,我覺得有另一個指標是往反方向在發展的。學生變多了、系所多了,展演量也就變多了。展演量多,有好有壞,我講比較負面的部分,展演多就是活動多,活動量變多就等於是學生在準備這些活動背後…所要花下去的心力是愈來愈多的,那連帶就是課餘時間所剩無幾。這些東西一層綁一層之後,學生每天被困在這個小山坡上,沒有額外的時間去跟外界做接觸,大家總是被時間追著跑,很多創作或展演背
後的美學思索深度都變薄了。量多不一定質精,活動多是否真有衍生什麼新的美學活動,或新思維的可能性?太多case把學生的時間和專注度分散掉,在兩極之間,是我們要去思考的問題。

人文為體‧專業為用

在這個機會多,同時挑戰也多的恐怖平衡底下,我們要如何抓好這樣的時間點?如何儲備自己的競爭力?談到能力跟特質,我覺得是八個字「人文為體,專業為用」,而不是「西學為體,中學為用」。這個時代需要的是人文跟創意,我覺得創意可以突破很多侷限,再結合你的專業,把它應用出去,才有辦法在這境內市場、資源有限的小國家裡…走出去,然後連結更多其他的一些資源。

別的系不講,我們自己戲劇系的學生,走出校園…去看別人的作品這件事情,在過去這十年,真的是愈來愈少。有太多藉口跑出來,我沒有時間看戲、我沒有錢、臺北市區的表演場地太遠了等。現在大概只有大一學生,還可能被導師或課程教師要求去看戲,隨便抓一兩個大三、大四的學生來問,一個學期去外面看幾齣戲?可能一隻手的手指頭就數得出來,非常離譜。

大多數學生只是留在自己系上、實驗劇場、排練教室,或戲劇廳裏,看學長姊和同儕的演出,然後不斷地…我說你好,你也說我好,故步自封,自體(同時也可說是「滯體」)繁殖。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卻是,我們自己的戲,它校學生還蠻常來看的。我們不去看人家的戲,人家來看我們的戲,知己不知彼,久而久之,就會被人看破手腳,缺點盡露。

不要小看一些口耳相傳的網路流言,這會影響到很多同學看戲與否的抉擇,如果還沒有買票,如果還在決定要不要去看,啊!太好了,它正好幫我找到一個藉口,我可以不用去看。最近讀到一句話:「如果你決心要完成一件事情,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方法;如果你決心不想完成一件事情,你一定會找到一個藉口。」我覺得這句話蠻值得玩味的!就看你要找什麼?你是要找方法?還是找藉口?完全是一念之間。

現在學生選擇多了,有一些客觀環境會擋住他去看戲,比方說:人跟電腦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要看Lion King,就去買DVD,或是上YouTube,我就算是看過了。這件事情當然可以被討論,但對於戲劇系學生的學習來講,某些其實是現場的狀態,你還是得到現場去感受整個場的氣氛,怎麼樣的一個現場互動。有些東西在畫面上,或在DVD裡是不容易感受到的。

為自己定位

洪蘭教授和曾志朗教授,他們一直在提倡「閱讀力」。閱讀對自己歷史跟人文的涵養,它不是一種被要求,它應該是一個自主養成,而且是恆久持續的一種閱讀習慣。人很像電池,有電沒電的時候,其實外表看不太出來,只有被擺到…人家要測試你的內涵有多少的情境底下,有電沒電一測便知。我覺得閱讀是一個不錯的充電方式,當然它只是方法之一,有人利用其他一些更偏向身體經驗的方式…去累積自己,比方說旅行,或是實務工作,都很好,但我覺得閱讀是其中一種比較省時、省力、省錢的方式。

文化是累積的,它不像科學,科學是取代的。我們並不會因為出現一個歌德,然後就不需要莎士比亞,或者將荷馬棄之如敝屣,但是一個地球自轉說的出現,卻可以取代地球中心說,因為它是新的科學典範。文化是愈積愈多,愈雜亂、愈龐大,它裡頭才會去醞釀出更有意思的東西!還是要閱讀,你要知道別人在做什麼,你要知道歷史是怎麼來的,你才有辦法知道自己在哪裡,然後
怎麼往下走,這是我一直在強調的。

舊瓶裝新酒

我們不應該用同一副眼鏡、同一種方式,看待現在的七年級生,或是接下來的八年級生,他們還是有個別的特殊性。只是我們會期望好的核心價值要被傳承下去,他們有沒有能力去判斷…什麼是好的價值?什麼是不好的價值?這就是每一代要告訴每一代,不然教育就沒有用了。當好的價值遇到一個新的時代,我覺得那撞擊度是必然的、是有趣的。因為它等於是一個舊瓶,裝了新酒進去,它會產生一些化學效應,那才是文明繼續發展的一個可能性。

現在我系上的學生,大概就是七年級的尾巴,接下來入學的是1990年以後出生…所謂的「後解嚴世代」。「戒嚴」、「解嚴」對他們來講,就像他在讀希臘神話或史詩一樣,完全是文字資料上的,你給他看紀錄片都沒有用,他甚至會在很奇怪的時點嗤笑,難怪李家同教授之前要對一群高中生發怒:「該有人來教你們,什麼叫嚴肅。」因為現在學生的成長經驗裡沒有那個身體的記憶。在這樣的世代當中,會衍生出何種不一樣的文化景觀?未來文化創意的可能性又是什麼?我們這個好像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點點社會責任跟使命感的世代,如果拿掉使命感之後,他還剩什麼?他可不可能回到純美學創作上面?我覺得純Art for Art’s Sake(為藝術而藝術)這樣也好,而不要是Art for Nothing,那就會開始虛無。但偏偏這和沙特那種存在主義式的虛無,已經很不一樣,那種重量感都不見了,然後就開始飄移,然後無根,找不到方向,我覺得這樣很可怕。

吊一點書袋,當年德國的哲學家班雅明,對逐漸消逝的靈光在感慨,其實到現在,我覺得這個感慨依然適用。我們已經離開手工感、身體感、歷史感、人文感那個時代越來越遠了,慢慢地被輕薄、平板、大量複製、統一性、標準化、規格化的東西所取代。所以,未來臺灣學生跟大陸學生可能在某一個表面上看起來是一樣,甚至全世界年輕人交換的訊息,或他們的臉孔,也愈來愈相像,越長越一樣。這個狀況就很像《一九八四》那本小說所書寫的,所有一切在某一個老大哥的掌控底下。這個老大哥不是以前極權時代那種老大哥(意識形態),我覺得現在這個老大哥,其實就是全球化,或網際網路這樣的東西。

這是一個挑戰,我們要想辦法去運用它(網際網路),借力使力,這是HOW的問題,跟人文這一塊最相關。它(人文)就像火種,或是說活水源頭,沒有那個東西去燃燒後,剩下的東西就是不斷COPY人家,山寨人家,抄襲人家!也許再過個幾年,他們就會認為:對!我們的文化主體性就是山寨、就是抄襲。當這樣的認知變成主流價值,整個社會就是turn up side down。

自我啟蒙

不要故步自封,把眼光打開,審時度勢、做中學、學中做,隨時注意、隨時提醒自己是怎麼來的,現在是怎樣?然後你接下來是要幹嘛?你要有自我啟蒙的可能性,不是永遠都是人家告訴你。只有自覺,然後自我啟蒙,隨時察覺週邊人事物的可能性和變化,否則全球化之後,所有東西都一樣,沒什麼了不起。

我常常跟學生講,你去做research,可能找了100筆資料,裡面只有1個能用。但那並不代表另外99筆資料沒有用,另外99個是在練內功,內功不一定要外發,它是涵養,你是在蓄積你的能量。你以後要出招的時候,那就是你的內力與自信,出對了,就會to the point,那就夠了!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潮流帶著走,很難跳脫出來,像葡式蛋塔、Hello Kitty,很多東西都是一陣子一陣子。所以,我一直強調說:要去了解歷史,在一個新的時代裡,我們要如何把新的內涵物,放到傳統的古典價值,或是說…激發某些撞擊,這才有意思。一直抱著老東西,那叫「食古不化」,不過,一直追逐新的,就像電腦的軟硬體不斷更新、不斷升級,你砸再多錢也追不完。

不斷書寫下去的過程

有些人把大學教育當作是學生的職前教育,我覺得這個概念可能要修正一下。很多校友在職場裡頭打滾了五年、八年、十年,闖出一片小天空,他們會認為那些東西是自己在社會打滾來的,北藝大都沒教過這些東西。所以回過來就希望學校應該要教學生,最好從大一就開始教,教他們社會職場是甚麼樣。可是,不是所有行業類別都要完全等同於學校科系別(難不成大學裡頭也要設立總統系、立委系?),也不應該是單一系別裡要開設所有課程,那這樣就不要有大學啦!

人的知識技能養成不是僅靠大學這四年(教育),還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人是一個多重複雜書寫而成的結果,而且會不斷一直書寫下去。北藝大這四年,我覺得基本上學校還是屬於專業術科的養成教育,它只是達到一個基礎而己。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任何機會,若時間或體力許可,學生可以參與一些所謂的建教合作,這絕對是良性的,但絕不能本末倒置。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英國自閉症畫家"史蒂芬威謝爾":以驚人記憶手繪城市全景

  由於課堂的緣故,最近常有機會遇到各種不同類型的孩子,每當有狀況發生,總忍不住想盡力去了解與關心,儘管絕大多數例子都堪稱順利,但還是有少數個案的問題癥結點仍不清楚。我想除了不斷持續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每個當老師或即將當老師,甚至當父母的,唯有不斷以加倍的時間與耐心去對待身邊的孩子,相信只要多關心及觀察,一定能順利找出問題,甚至從而發現他們與眾不同的能力。








         從小罹患自閉症的畫家史蒂芬·威爾夏
(Stephen Wiltshire)20分鐘時間乘坐直升機在紐約市上空繞城觀察一周後,憑藉驚人記憶力,在紐約布魯克林著名的布拉特學院親手繪出一張令人震驚的紐約全景圖,該圖長18英尺(5.49公尺),詳細畫出了每一座建築物。


 


  他開始繪製紐約全景圖3天後,從畫面上可以看到的最明顯的建築物包括帝國大廈和克萊斯勒大樓,與更小一些的建築物相比,它們顯得非常突出。在倫敦出生的史蒂芬在作畫過程中一直聽著ipod,因為音樂對他有幫助,他僅憑藉驚人的記憶力,利用小小的畫筆畫出了紐約全景圖。在美國一流電視廣播公司CBS的邀請下,他於近日在美國展出這幅驚人之作。


 


  史蒂芬憑藉記憶畫出過東京、羅馬和香港全景圖,他的驚人記憶力和超凡的繪畫功底使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倍感震驚。與史蒂芬和他的家人一起工作的愛蓮娜·塔里迪斯說,史蒂芬首先用鉛筆畫出大致輪廓,然後勾勒出邊界線,在描繪更加複雜的細節前,先繪出標誌性建築。愛蓮娜說:“他工作有條不紊,一氣呵成。CBS已把他的作品發佈到網站上。這是史蒂芬第三次來紐約,卻是他首次畫最具有標誌性的紐約全景圖。史蒂芬認為這就是他的精神家園。紐約有很多地方跟倫敦相似。唯一不同的地方是,紐約的建築物更大更高,而且現代化建築更多。城市一直是他的最愛,他喜歡畫國際性的生活方式。”


 


  史蒂芬很小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他不愛說話,繪畫天賦成為他自我表達的方式。他利用繪畫幫助自己學習,這種做法受到家人的鼓勵。史蒂芬創作了26幅編碼圖,幫助自己說話,每一幅圖就相當於字母表裏的一個字母。他在繪製紐約全景圖的過程中用了12支筆,大約需要一周時間完成。除了愛好繪畫以外,史蒂芬還非常迷戀音樂,他到哪里都會帶著自己的ipod


 


  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所有音樂他都喜歡聽,其中包括藍調、靈魂樂、早期爵士樂。摩城(Motown)音樂、流行樂、後街男孩、聖女合唱團和新街邊男孩(New Kids on the Block)的歌曲。愛蓮娜說:“史蒂芬經常一邊聽歌一邊工作。這次工作範圍包括紐約、新澤西、艾理斯島和自由女神5個行政區。紐約市是最獨特的一個。由於他非常喜歡紐約,因此他繪製的紐約全景圖更加詳細,更加全面,是一個更加逼真的城市圖。”


 


  2005年,史蒂芬乘坐直升機在東京上空繞一圈後,用7天時間,在一張52英尺(15.85)的畫布上繪製出有史以來他畫出的最長的圖——東京全景記憶圖。從那以後,他還畫了羅馬、香港、法蘭克福、馬德里、迪拜、耶路撒冷和倫敦全景圖。史蒂芬乘坐直升機俯視羅馬後,繪製的羅馬全景圖非常詳細,甚至把著名的萬神殿的眾多石柱都畫了出來。2006年,由於他在繪畫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他獲得特殊獎勵,成為一名大英帝國的議員。同年他在蓓爾美爾街皇家歌劇拱廊(Royal Opera Arcade)開設了自己的永久性畫廊。




該圖長18英尺(5.49
米),詳細畫出了每一座建築物


史蒂芬憑藉記憶畫出過東京、羅馬和香港全景圖,他的驚人記憶力和超凡的繪畫功底使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倍感震驚


這是史蒂芬第三次來紐約,卻是他首次畫最具有標誌性的紐約全景圖


史蒂芬很小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他不愛說話,繪畫天賦成為他自我表達的方式


 


 


 



真實的紐約